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5-03-30 14:14

某外贸公司遭遇员工“飞单”,企业损失超336万元

      “飞单”是指外贸行业业务员将“老东家”的客户和订单据为己有,另起炉灶用于外贸经营的行为。被“截和”的客户和订单往往是“老东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维护的,具有重要商业价值,通常秘不示人,属于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应当受法律保护。“飞单”行为是外贸行业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侵权行为,外贸企业对此深恶痛绝。

 

 

       宁波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各类货物进出口业务。某外国公司自2018年起向A公司采购灯带等产品,是A公司长期稳定客户。郑某和陈某是A公司员工,郑某担任产品部经理,主要负责采购;陈某担任业务员,主要负责外销业务和客户维护工作。二人在职期间均与公司签订《员工保密协议》,约定该公司的商业秘密范围及员工的保密义务。

 

       2021年5月,郑某、陈某从A公司离职,两人随即成立宁波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B公司)。郑某、陈某使用A公司的上述经营信息,以B公司的名义与某外国公司开展A公司同类产品的外贸购销业务。经审计,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相关交易金额达人民币4040万余元,给A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336万余元。

 

       2024年2月29日,郑某、陈某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移送宁波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审查后,第一时间告知被害人A公司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了解其诉求;询问郑某、陈某的赔偿意愿,告知赔偿被害公司损失、取得其谅解可依法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委托技术调查官精准评估A公司的损失情况。

 

       为避免“二次泄密”,检察机关建议当事双方签订附条件赔偿和解协议,在协议中明确竞业限制条款。郑某、陈某除一次性赔偿A公司650万元外,还承诺立即停止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停止与涉案外国公司及供货商开展同种类贸易、不再雇用A公司离职或在职员工开展同业竞争等。

 

       2024年5月28日,检察机关依法对郑某、陈某提起公诉。同年7月5日,宁波市鄞州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指  控,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客户信息等经营信息是外贸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极具商业价值,依法应当予以保护。面对员工飞单、走私单问题,企业该如何应对呢?这时,亚讯终端安全与桌面管理系统便成为了企业解决这一难题的得力助手。

 

       更多 防止飞单私单 介绍,请本站内点击或搜索如下文章:

            1销售飞单怎么办?老板速看!两大手段六种方法教你解决

            2如何防止员工利用公司资源飞单盗单走私单

           3员工飞单走私单怎么办如何避免员工飞单私聊

           4科技赋能:如何防止员工私单飞单

           5怎么解决员工飞单私单?员工通过微信飞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