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半导体行业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芯片半导体行业背景
芯片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和基石,也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当前芯片产业发展已被列入我国重点科研工程,是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除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还有外国势力对中国芯制造的持续施压。
由于现代芯片和半导体技术的复杂性,攻击者有可能通过恶意软件、硬件漏洞或其他技术手段,获取、修改或破坏芯片半导体中的数据。这样的攻击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泄漏、系统瘫痪、知识产权泄露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护芯片半导体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伴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出台并实施,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形势,如何建立科学全面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更加有效地保障数据安全,支撑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国家、全社会以及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需要面临的共同挑战。《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行政执法办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保护条例的发布是为了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鼓励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加工工序多、技术密集度大,在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且被高度共享使用,同时就存在着大量数据安全风险;伴随设备与工艺的不断提升,针对制造过程的控制变得日益复杂,也令数据的高效、合理使用及其安全防护需求愈发凸显。
芯片半导体行业业务场景分析
1)因行业发展需要,芯片企业包含大量重要信息的电子资料,如设计图纸、SVN等服务器; ERP、OA等办公核心业务系统涉及到物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核心数据。这些都为芯片企业提供支撑,但自身明文存储,未采用访问控制手段,可能导致非法用户访问服务器,窃取明文数据。这些核心数据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发展以及商业竞争力,一旦泄密,将会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芯片行业企业数据库存放关键数据,敏感操作无审计,无追溯;且对数据访问或者下载时无防护措施。
3)芯片核心数据明文在部门之间流转、以及在员工终端上使用留存。在数据资产的使用、传输、 保管、销毁的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增加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难度。
芯片半导体行业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多场景、高性能、智能化的安全治理需求,亚讯信息为芯片半导体行业打造集数据安全合规、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安全流转、数据库安全、安全服务为一体的数据安全领域综合解决方案。
- 数据库审计系统
数据库审计系统是一款通过对数据库网络流量的采集,基于数据库协议解析与还原技术的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本系统实现对芯片半导体企业数据库所有访问行为的监控和审计、对其中的危险操作进行多种方式的告警、对数据库访问行为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并进行图形化展现。
- 数据库加密系统
利用加密技术,有选择性的加密数据库内敏感字段内容,保护数据库内设计文件、电子信息等敏感数据。将数据库敏感数据由明文存储改为密文存储,解决敏感数据明文存储引起的数据泄密、内部高权限用户或者黑客入侵的数据窃取等问题。
- 数据库防火墙
数据库防火墙系统是一款通过对数据库网络流量实时处理,基于数据库协议分析与控制技术的数据库安全防护系统。系统基于主动防御机制,实现数据库的访问行为控制、危险操作阻断、可疑行为审计,是一款集数据库IPS和审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安全产品。
- 数据安全网关
数据安全网关是一种软件服务集成平台,通过WebServices接口、DLL动态库、SO库等方式可以方便地与应用系统无缝集成,提供文件加密、文件解密、外发文档制作以及流程审批等能力,还能够支持手机移动端文件加解密,有效保障了芯片半导体行业应用系统数据使用安全。
- 文档加密系统
电子文档加密理系统以数据资产防泄密为核心,通过对文档加密授权及角色对应,控制文档在内部受控使用,避免越权使用带来的泄密风险,实现对用户电脑终端、移动办公、各类应用系统上的数据从生产、存储、流程、外发到销毁进行全生命周期保护。
- 邮件数据泄露防护系统
邮件DLP系统,是一款基于邮件数据安全防护和敏感识别、数据防泄漏的安全防护系统。邮件DLP集被动审计和主动防御于一体,实现邮件数据传输过程中邮件协议数据分析、敏感数据识别审计、邮件数据脱敏处理、邮件审批管理、阻断策略响应访问控制。
- 网络数据泄露防护系统
网络DLP系统是一款基于网络协议分析与控制技术的安全防护系统。网络DLP集被动审计和主动防御于一体,实现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应用协议分析、敏感数据识别审计、阻断策略响应访问控制。网络DLP产品不仅能识别网络行为的合法性,还能深入到7层网络协议,识别网络数据内容的合法性,能有效满足对敏感数据防丢失泄漏的痛点需求。
为了构建强固的安全防线,我们需要从芯片设计、加密技术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不断加强数芯片半导体数据的安全保护。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实现真正的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合力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数字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