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3-06-23 13:50

企业如何防止离职员工带走数据

       员工离职不仅让企业流失了大量员工,也可能让企业的机密处于“高危”状态。 一般来说,如果前雇员带走的信息价值不高,泄露出去不会给公司造成大的伤害,企业可能不太在意。但如果被带出的是客户资料、财务报告、原配方、软件代码、产品方案或者设计图纸等核心数据,一旦外泄对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估计没有一个企业会坐视不理。

 

离职泄密1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有60%与人才跳槽有关。不管是出于巨大利益的驱使,还是增加在下一份工作中的竞争力,或者只是出于对原公司的不满情绪,很多人跳槽时会把一部分重要资料带走。对于这一块,企业是不是真的无能为力?怎样才能杜绝员工如此肆无忌惮

 

       如何防控员工离职泄密,做到好聚好散,亚讯提供安全加密软件和解决方案,从技术上为企业支招献策。要知道如何有效控制离职带走数据,首先要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数据泄露途径。   

 

数据泄露途径主要有哪些? 

 

  • 利用U盘拷走图纸、信息资料(如:富士康员工泄露iPad设计图纸、韩国1500万信用卡客户信息泄露) 
  • 通过邮件、网络工具发送出去(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泄密事件、台湾友达光电前高管泄密事件)  
  • 将电子图纸打印之后带走(如:南京某知名压缩机生产公司机密图纸遭窃事件) 
  • 笔记本接入内部网络非法下载数据 (如:东软商业窃密事件、阿里员工贩卖20G支付宝用户资料) 
  • 恶意删除电脑数据(如:美国EnerVest遭员工报复 花大额费用恢复历史数据) 

 

如何有效杜绝离职员工带走数据? 

 

      1、防止明文数据窃密  

      单位内文件进行高强度加密保护,即使员工离职带走文件也无法正常使用。通过目前先进的驱动层透明加密技术,机密文件在单位内部合理使用时自由畅通,无任何影响;一旦加密文件未经授权,不管以任何途径带离公司,将无法正常打开使用。 

 

     2、防止U盘拷贝窃密 

     U盘小巧便捷,却是数据泄露的大隐患。U盘管理系统可以对单位内部使用的U盘进行集中注册认证,事先认证过的U盘存储设备才可以在公司范围内使用,否则U盘无法读取,无法拷贝资料。让U盘不再是忧盘 

 

     3、防止QQ、微信、邮件等传输窃密 

      一方面,企业对上网行为进行监视与管控,包括屏幕监控、QQ聊天监控、微信监控、邮件监控、应用程序限制、网页浏览限制等,帮助管理层洞察到可能的危险趋向,警示内部员工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另一方面,单位内文件本身是加密的,企图通过QQ、微信、网盘等传输工具传播出去,无法打开或显示为乱码。

 

    4、防止打印带走资料 

     通过打印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有效控制谁可以打印、谁不能打印;谁可以使用哪一台打印机;哪些类型软件产生的文件允许打印;并对打印信息进行详细记录,防止重要文件转化为纸质化泄密。 

 

     5、防止员工恶意删除数据  

     文件实现自动备份,员工在新建、编辑重要文件(如:CAD文件、设计图纸等)时,自动对重要文件备份到服务器指定隐藏目录下保存,避免员工离职时恶意删除或格式化电脑,给公司重要数据带来大损失。  

 

 

文件加密与终端安全管理双重保障  

 

     离职员工带走数据,是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必然会碰到的问题。U盘、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移动设备、打印、扫描等办公常用的信息传播载体,都是离职人员可以利用的潜在数据泄露黑手,泄露途径如此多,往往防不胜防。


      除了强化内部管理制度,企业还需要借助相关的数据防泄密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管控、警示商业窃密行为。针对离职窃密问题,亚讯安全专家指出,针对离职人员数据泄露隐患,或者单位容易暴露出的数据泄露隐患,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管控:一方面,利用国际前沿的驱动层加密技术,对单位内所有重要文件实现强制透明加密,一旦加密,如果非授权情况下文件带离公司,文件将显示乱码无法使用,带走也徒劳;另一方面,实施终端安全管理,管控包括网盘、U盘拷贝、QQ/微信等沟通工具传播、电子邮件发送、打印资料等在内的数据泄露隐患。前一个从源头保护文件,另一个严控泄密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并且文件的全程操作过程都有记录可查,这样离职人员如果企图带走内部文件,增加了窃密难度,也增加了窃密成本。


       人员流动是每个企业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但要防止离职人员泄露商业秘密就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应对的了,数据安全专家亚讯的解决方案可解决以上所有问题!

 

       相信有了亚讯提供的数据防泄密管理软件,企业在数据安全管控方面将更有信心,员工企图非法带走数据也不再那么轻易。